前几天刷到彭宇轩的新闻,我这当妈的心一下子揪紧了。一个刚填完志愿的19岁娃,满心欢喜想赚点学费,怎么就一步步走到中缅边境,差点把自己搭进去?这事儿想起来就后怕,简直像场醒不来的噩梦——从西安的"火锅店兼职",到昆明的航班,再到勐啊口岸的消失,最后是"20万赎人"的勒索电话,半个月里,一个好好的少年差点就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。
那些骗孩子的套路,其实藏在眼皮子底下
杨女士说,儿子离家前跟她拍胸脯:"妈,我找了个火锅店的活儿,管吃管住,等赚了钱给你买新鞋。"现在回头看,这孩子当时眼里的光,一半是对成年的憧憬,一半是被"高薪"勾出来的贪念。
你发现没有?骗子抓孩子的心理抓得特别准。"日结200块",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,比课本里的公式还诱人;"有人带,不用自己操心",正中他们想证明"独立"的软肋;甚至连"云南有个姑姑"这种漏洞百出的借口,孩子都愿意信——不是傻,是太想靠自己干点啥了。
我邻居家孩子去年也差点上当,网上认识个"大哥"说要带他去广东"做电商",说"一个月能赚万八千"。幸好那孩子他爸警觉,直接开车追到高铁站把人截了回来。现在想想,那些骗子就像守在路口的狼,专等这些刚出笼的小鸟,瞅准了就扑上去。
孩子往火坑里跳时,家长往往还蒙在鼓里
杨女士最崩溃的,是那些后知后觉的细节。7月2号 儿子说"在西安上班了",可女友发过来的定位明明在昆明;3号打电话时,背景里有"前方到站普洱"的广播声;4号说"手机快没电了",其实正往边境摸——这些碎片当时看着没啥,等拼起来才发现,孩子早就不在正道上了。
这事儿最让人无奈的,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息差。咱们当爹妈的,总觉得"孩子大了,该放手了",却忘了社会这潭水有多深。你以为他在店里端盘子,其实他正跟着陌生人往边境跑;你叮嘱他"别乱花钱",他可能正把生活费换成去昆明的机票。
更糟的是边境那地方的特殊性。普洱警方说"查不到出境记录,可能走的便道",这话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。那些藏在橡胶林里的小路,没牌子没监控,当地人闭着眼都能走,可对一个外地孩子来说,走进去就像掉进了迷宫,想回头都找不着北。
还有那些打给家长的"捞人电话",简直缺德到骨子里。"20万,不然你儿子就别想回来了",他们算准了家长救子心切,拿刀子往最疼的地方捅。杨女士说她接到电话时,手抖得连手机都快握不住,"我一个农村妇女,哪来那么多钱?可那是我儿子啊......"
有些底线,必须提前跟孩子划清楚
说真的,彭宇轩这事儿给所有家长都上了一课。高考后的孩子,就像刚学飞的鸟,翅膀还软着呢,得咱们帮着把把关。
我跟我家娃早就约法三章:第一,去外地必须每天视频,而且得让我看着周围环境;第二,网上认识的人,甭管说得多好听,坚决不见;第三,凡是说"高薪""轻松""有人带"的活儿,先让我过目——不是不信他,是这社会的坑太多,我得替他挡挡。
还有个细节得注意,一旦孩子突然提"边境""偏远地区"这些地方,立马就得警觉。正规企业招人,不会让刚毕业的学生往那种地方跑;真有好工作,也轮不到网上随便认识的人来介绍。就像老话说的,天上掉馅饼的时候,先看看是不是铁做的。
现在彭宇轩的案子还在查,希望这孩子能平平安安回来。也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的家长,都跟自家娃念叨念叨——赚钱的路有千万条,可别选那条最险的。
最后想问问大伙儿,你们家孩子高考后想打暑假工,你们是怎么把关的?评论区支支招,让更多家长心里有个数。
旗开网-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网站排名-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