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讯 炎炎夏季,当人们惬意地享受着冰镇西瓜的甘甜、空调房里的清凉,以及悠闲假期带来的放松时,肠道病毒、蚊媒病毒等夏季常见“病毒访客”也悄然登场,借着人群聚集、蚊虫叮咬等渠道伺机而动,为这个火热的季节增添了几分“热”闹的烦恼。6日,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科学防护指南,帮市民守住健康防线。
关注肠道病毒家族
柯萨奇病毒A16型、肠道病毒71型(EV71)是引发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主要元凶。其主要通过粪-口传播。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、足、口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,可伴有发热、食欲缺乏。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,咽峡部可见灰白色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,影响进食。5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托幼机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。
市疾控中心专家刘思彤提醒,市民应注意个人卫生,饭前、便后勤洗手,避免共用物品,
对玩具、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清洁,做好患者隔离,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。
专家建议,患儿应主动接种疫苗,针对最“凶”的EV71病毒,我国已有疫苗,能有效预防它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(如脑炎、肺水肿)。患儿如果感染EV71病毒要格外警惕,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、精神萎靡、呕吐抽搐、肢体抖动无力,这可能是重症信号,别犹豫,马上去医院。
展开剩余62%小心蚊媒病毒家族
蚊媒病毒家族中的登革病毒、基孔肯雅病毒等感染后会引起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疾病,此类病毒主要经由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而传播,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颇为常见。
登革热伴有“三痛”(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痛)且可能有出血倾向(如牙龈出血、鼻衄),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剧烈且长期,甚至影响行动。基孔肯雅热极少致命,但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能发生重症登革热(如登革出血热、登革休克综合征)风险。
预防此类病毒,首先要清除蚊子孳生地,每周清除各种容器所有积水。做好个人居家防护和外出防护,在家别让蚊子进,出门别让蚊子近。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可能混合感染,若出现高热、皮疹、关节疼痛等症状,特别是伴有出血,请立即就医,并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叮咬史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)
相关新闻
高清看青岛
惊艳!来看中山公园初冬美景
冬天没有色彩?来看一场绚丽的海上日出
青岛这里藏着一处“赏枫看红叶”绝佳地
起航!来看镜头下的青岛邮轮母港
氛围感拉满,八大关有种美叫“落叶缓扫”
一对黑天鹅,在青岛这里生儿育女啦!
惊艳!来看中山公园初冬美景
冬天没有色彩?来看一场绚丽的海上日出
青岛这里藏着一处“赏枫看红叶”绝佳地
起航!来看镜头下的青岛邮轮母港
氛围感拉满,八大关有种美叫“落叶缓扫”
一对黑天鹅,在青岛这里生儿育女啦!
发布于:山东省旗开网-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网站排名-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