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世界大蒜看中国,中国大蒜看金乡”,在中国的农业版图上,山东金乡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这里是世界大蒜的中心,大蒜种植面积、产量、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。
不过,“蒜你狠”和“蒜你贱”的轮番上演,价格的暴涨暴跌让这个行业充满了投机与风险。在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,谁能稳住阵脚?中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安给出了一个硬核的答案:用数字技术,把那些被行情卷走的钱,替大伙儿抢回来。
于是,一个名为“蒜易通”的平台在金乡县鱼山街道应运而生。

长期以来,大蒜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“盲人摸象”。全国到底种了多少?冷库里还剩多少?很难说得清。这种信息的不透明,就是价格失控的温床。但现在,如果你走在金乡的田间地头,你会发现头顶有无人机在盘旋,路口有AI摄像头在盯着,蒜易通正在编织一张巨大的“数据网”。
这张网有多厉害?无人机把每一块地的种植面积算得清清楚楚;安装在地磅和路口的AI摄像头,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着每一辆货车的进出,不仅知道收了多少蒜,甚至能通过扫描冻柜数量推算出当天的出口量;遍布主产区的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盯着老天爷的脸色。
蒜易通把这涵盖全国5个专区、32个板块的独家数据,全部免费开放。这意味着,不管是蒜农还是小经纪人,都能第一时间拿到最精准的行业情报,再也不用听信谣言盲目跟风。
为了给大蒜找个“五星级的家”,蒜易通在全国搞出了360多家“5A智能仓”,总体量达到惊人的630万吨。货主哪怕身在千里之外,只要掏出手机,就能实时看到自己库洞里的画面。这种“躺在家里看货”的模式,直接把客商和仓储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降到了最低,让交易变得简单又透明。

收蒜季就是“烧钱季”。很多时候蒜价大跌,不是因为蒜多了,而是因为手里没钱了,大家恐慌性抛售,结果越抛越跌。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,蒜易通联手省财金集团、水发供应链以及多家银行,依托那些看得见、管得住的5A智能仓,把大蒜变成了“硬通货”。
“当天申请,当天下款。”凭借智能监管系统,金融机构敢放心地把钱借给蒜商。截至目前,累计投放的贷款规模已经达到了180亿元。
从靠天吃饭到靠数据吃饭,从传统的仓储大县到如今的数字化高地,金乡大蒜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
李新安说:“大蒜产业的金乡模式,就是世界模式。”这次,蒜易通不仅是要做一个平台,更是要通过数字化、信息化、区块链这些技术手段,打通一二三产的壁垒,构建一个谁也卷不走的新生态。
记者手记
行走在金乡,空气中不仅弥漫着辛辣的蒜香,更流动着数字的脉搏。
长期以来,大蒜江湖的暴涨暴跌,让无数农人如履薄冰。采访中,我们看到了金乡县、蒜易通给出的解法:用数据对抗盲目,用信用消解猜忌。当无人机取代了经验主义,当智能仓锁定了真金白银,大蒜不再是投机的筹码,而是稳稳的幸福。
李新安说:“金乡模式就是世界模式”。这不仅是产业的野心,更是科技向善的温情。在这个平台上,我们看见了农业最现代化的转身——把被风浪卷走的利润抢回来,让每一滴汗水都掷地有声。
专家点评
三产融合,激活内生动力
□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基本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丁旭
作为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源泉,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与关键。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,稳固大蒜种植基础,突破深加工产业壁垒,提升仓储物流能级,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构建起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良性循环。
示范区聚焦大蒜特色产业,以1.9万亩高标准农田、智慧农业双创基地为依托,搭建“种植—加工—物流”全链条产业集群。龙头企业牵头推动传统加工产能升级,形成标准化种植、精深加工、高端营销的产业格局,破解了单一农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难题。同时,立足大蒜产业优势与历史人文资源,示范区贯通产加销、融合农文旅,从标准化种植夯实一产,到冷链仓储、蒜酒酿造延伸二产,再到文化观光激活三产,实现了从“卖原粮”到“卖产品”“卖体验”的跃升,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、惠及农民。
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践证明,以项目为支点、以融合为路径、以富民为目标,方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。
(大众新闻记者 杨成 赵雅南 王浩奇)
旗开网-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网站排名-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